“卢五味”成“富民方” ——河南卢氏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助群众增收致富-世界球精选
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处秦巴山区腹地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,有着“天然药园”的美誉。今年60岁的横涧乡代...
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处秦巴山区腹地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,有着“天然药园”的美誉。
今年60岁的横涧乡代家村农民牛金会是个“药材通”。“去年我的合作社销售中药材1300多吨,销售额1亿多元。主要是五味中药材。经营品种越少,效益越好。”和中药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牛金会,创办了卢氏县金宏连翘合作社,入社村民88户,户户种植、加工连翘等中药材,每户年收益从十多万元到数十万元。今年初,牛金会让硕士毕业的儿子回乡创业,成立了一家中药材公司,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。
(资料图)
牛金会说的连翘、黄精、五味子、苍术、天麻五种中药材,在当地被称为“卢五味”,是卢氏具有地域特色、量大质优的五种道地中药材。
“通过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,我们实现规模由小变大,产品由粗变精,药材变成药品,通过产业优化升级,把山区老百姓熟悉的五味药材做成富民‘良方’。”卢氏县县长刘万增说。
据介绍,卢氏县境内盛产1225种中药材,国家重点保护的42个中药材品种,卢氏就有21个;河南省473个重点中药材,卢氏县就有316个。如何变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优势?卢氏县科学处理“少与多”的关系,品种少才能规模大,有重点才能创品牌,围绕“卢五味”这五种中药材品种,建立组织体系,制定生产和招商“双图谱”,建强中药材产业链,10多万药农链接产业、企业和市场,走上致富路。
今年春季,卢氏县兴起“卢五味”种植热潮,新发展“卢五味”中药材2.3万亩,其中高效连翘8000亩。2016年以来,卢氏县出台了中药材种植、管理、加工等全产业链奖补政策,全县已建成连翘万亩以上示范基地5个、千亩以上示范基地34个,全县连翘总规模达120万亩,黄精等其他道地药材15万亩。
为持续推进以“卢五味”为重点的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,卢氏县推广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+金融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引进以岭药业、北京康仁堂、汇辰实业公司供货商分别入驻潘河乡、官道口镇、双槐树乡,促成以岭药业和金宏连翘专业合作社订单合作,4个初加工基地年加工销售连翘干品2100吨,占全国连翘总产量的15%。新建5个乡村中药材加工项目,实现中药材加工基地多点开花、全域发展。为有效解决中药材贸易资金不足问题,卢氏县还探索创新订单、仓单、存货、应收账款等供应链金融产品,发放金融扶贫贷款6亿多元,以销促产,产销两旺。
“卢五味”渐成品牌、越叫越响,卢氏县中药材产业规模越来越大,效益越来越好,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。全县已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80余家、药农1.9万户,建成初加工、烘干车间和冷库1000多个。目前,卢氏县还打造“中药+”产业融合发展模式,研发了艾草、黄精等系列保健品,建成连翘、五味子等中药材研学实习基地10多个;连年举办连翘花季,培育发展文旅康养专业村20多个,建成康养民宿和农家乐300余家,开发了药浴、药膳等文创品牌,获评“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”。
(本报记者 崔志坚 本报通讯员 张海军)
来源:光明日报
作者:崔志坚
责任编辑:品一
标签:
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处秦巴山区腹地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,有着“天然药园”的美誉。今年60岁的横涧乡代...
“童护五水”共享生态美,这场治水科普宣传很赞
1、一般情况下亚热带地区的水果都能在福建进行种植,低海拔沿海地区可以考虑种荔枝、龙眼、枇杷。海拔较高
1 绿豆汤怎么煮最排毒:绿豆汤以绿豆为主要原料,含有大量的维生素、纤维素、蛋白质、糖和多种矿物质成分,
华商记者帮|高层外墙渗水渗进业主家好几年了没解决
正文摘要:解放军东海演训刚结束,美国人的超级航母就来了。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1月14日报道,国际海上船舶自
智通财经APP获悉,4月14日,幻方发布公告称,宣布成立新的独立的研究组织,探索AGI的本质。此消息一发布,
气象灾害特别严重的等级用什么颜色表达,气象灾害特别严重的等级用什么颜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
直播吧4月17日讯拜仁计划在今夏寻找锋线补强,那不勒斯前锋奥斯梅恩被视为他们的目标之一,但德媒《踢球者
指股网财经网提供北洋造老银元价格(2023年04月17日),北洋造银元最新消息(2023年04月17日)。